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联播  >  正文

积极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市场现代化管理水平

发布日期:2008-01-24    来源:
【字体: 打印

  积极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市场现代化管理水平

浙江嘉兴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总经理 张万军

  嘉兴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交易、生产、贸易、加工、配送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型商贸流通企业,是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浙江省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是嘉兴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实施单位。公司旗下拥有三大主体企业: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嘉兴市南杨蔬菜食品配送有限公司和嘉兴市家家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公司拥有总资产1.1亿元,资产负债率58.3%,实现销售额17.24亿元,利润总额1024万元。其中: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交易额16亿元,交易量73万吨。

  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始建于1995年。经过十二年的培育发展,市场几经搬迁,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档次不断提升。目前市场位于嘉兴市320国道西侧,文昌西路与市场路交叉口,占地面积9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其中商业配套房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市场以批发经营干鲜蔬菜为主,设有鲜菜、干菜、本地菜、精细菜等四大经营区。2006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公司重点抓好了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了电子结算、电子监控、信息发布、质量溯源、数据交换、广播通讯和检验检测等一系列现代化的信息服务系统,使市场的规模、设施、功能、档次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效地推动了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市场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市场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为此,公司、市场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信息化建设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究,组织骨干人员到外地市场参观学习,大家统一思想,从市场实际出发,对市场进行信息化改造,把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成为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专业批发市场。

  2006年,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国债项目,经过多方考察比较,确定了市场信息化建设由技术力量比较强、软件开发比较成熟的西安泰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层层把关,狠抓落实,先后签订了《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合同书》、《工程施工合同》及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合同10多份。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建设,总投入700多万元,建成了结算中心、监控中心、检测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数据交换中心、电源管理中心等,并配置了交易一体机、电子汽车衡及服务器、不间断稳压电源、自助查询柜、价格显示屏、农残检测仪、六合一检测仪、气相色谱仪等配套仪器设备。整个信息系统于2006年12月完成试运行,2007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至今运行非常成功。

  二、市场信息化建设所产生的效应

  市场升级改造以后,特别是随着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切实增强了信息服务功能,大大提高了市场的科学管理水平,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繁荣,而且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兴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一)加快了市场升级改造,推进了市场现代化管理

  根据现代市场发展需要,我们以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市场为目标,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加快市场升级改造,重点抓好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市场形象。目前,每天大量的数据统计正确无误。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先进、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信息灵敏、运行高效、治安稳定的现代化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二)实现了市场电子信息化管理,促进了市场繁荣发展

  市场升级改造,特别是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大大增强,提高了市场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作用非常明显:一是交易快;二是公平;三是安全;四是规范;五是信息准确。自采用电子统一结算、质量溯源以后,吸引了本地和全国各地的商户来市场经营,商品交易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场内交易兴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价格稳定,质量安全,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快速增长,市场效益也显著提高。

  配合信息化建设,市场还完善了服务管理制度。如:市场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市场经营者信用档案制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电子交易结算系统流程、检测规程及各岗位职责,使每一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了日常服务管理,促进了市场的有序发展。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11月30日,市场已办理IC卡19225张,刷卡交易笔数2573470笔,平均每天交易7700多笔。今年1-11月,市场实现总交易量75万吨,总交易额16亿元。

  (三)有效建立了质量安全体系,保障了农产品流通安全

  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安全的关键环节。市场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结算中心、监控中心和检测中心三大系统。结算中心的建立,杜绝了弄虚作假、漏收、乱收现象,保障了客户、菜农的安全。市场凭IC卡进行统一交易实现资金结转,达到了无货币电子结算,避免了现金流动和假币危害,保证了资金安全,同时实时记录了交易信息,形成了可追溯档案,保证了交易商品的质量安全。监控中心的建立,对市场所有进出大门、交易场所进行实时监控,为营造交易安全、环境安全和消防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检测中心的完善,进一步保障了农产品流通的安全,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利益。目前,市场检测中心4位专职检测人员每天24小时运转,每天抽检蔬菜100多个批次,检测结果每天向广大菜农、经营客商公布,把好了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准入关;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网络系统,将检测结果输入到中心数据库,与嘉兴市食品安全网联网,让消费者及时了解市场检测结果,放心食用。检测中心在2006年度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浙江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优秀检测点”,检测系统在结算系统资源共享下更好地把好了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关。今年1-11市场检测中心抽检蔬菜样品25323批次,检测合格率达99.95%。

  (四)注册农民信箱,实现信息共享

  为了拓宽信息渠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公司及市场领导高度重视农民信箱工程的建设,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宣传发动、认真组织,至今,市场已有190家鲜蔬菜固定经营户注册了农民信箱,占市场鲜蔬菜固定经营户的100%,占市场所有固定经营户的78%。2008年初将实现全员注册,即在市场经营的所有固定经营户均注册农民信箱,注册率将达到100%。

  市场还及时对经营户进行了农民信箱使用培训,使广大经营户迅速掌握了使用方法。通过注册使用农民信箱,广大经营户及时了解了各地农产品的买卖信息、供求信息及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情况,有效地引导着经营户的日常交易,信息灵,范围广,效果好,更好地实现了信息共享,使经营户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和“三产”的发展

  市场繁荣兴旺的强劲发展势头、快捷灵敏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安全”的交易环境,吸引了农民和全国各地的客商来市场交易经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了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并使农产品向规格化、等级化、包装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带动了市场周围区域相关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城镇、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目前,市场周边商业人气旺,生意兴隆。每天进出蔬菜市场的车流量达2500多辆次、人流量达1万多人次,新增和带动就业人数5000多人。

  三、下一步加快市场建设的打算

  我们将继续完善市场功能,加快信息、物流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场形象,把市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市场交易量、交易额每年递增20%以上,使市场再上一个台阶。

  一是完善市场电子结算系统。现此系统仅在市场地菜直销区内实行,下一步准备推广到其它交易区,实现全场统一电子结算。

  二是拓展加工物流配送业务,形成品牌效应,将公司加工配送业务做大做优。

  三是完善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增强检测能力,增加检测数量和检测品种,更好地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关。

  四是完善市场配套设备,延伸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信息快速高效的作用。继续深化农民信箱的培训和使用工作,更好地发挥信息服务功能。

  总之,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与国际农产品大流通、大循环的需要还有相当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市场发展形势,继续完善市场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信息服务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和带动“三农”的发展,为嘉兴地方经济的腾飞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