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6.10.1-2016.10.7)

发布日期:2016-10-17    来源:新发地网站
【字体: 打印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波动下行。

  2016年10月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9.50元/斤,比2016年9月30日的9.78元/斤下降2.86%;比2016年9月7日的10.70元/斤下降11.21%;比2015年10月7日的10.30元/斤下降7.77%。周环比明显下降;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降幅明显。上周末,年同比价格下降2.98%,本周同比降幅大幅放大。

  本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波动下行,降幅比较明显。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9.70元/斤(10月2日),比上周的10.00元/斤下降0.30元/斤,降幅3%;最低价9.45元/斤(10月6日),比上周的9.75元/斤下降0.30元/斤,降幅3.08%。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25元/斤,高出2.65%。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2.56%略有放大。放大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下降,其中最低价下降的幅度稍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略有拉大。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647.14头,比上周(9月24-30日)的1873.43头减少12.08%;比前2周(9月17-23日)的1712.57头减少3.82%;比前3周(9月10-16日)的1878.14头减少12.30%;比前4周(9月3日至9月9日)的1843.29头减少10.64%。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745.29头,今年同比增加-5.62%,上周同比下降的幅度是3.26%,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拉大。

  由于恰值国庆节假期,企事业单位及部队、院校放假,采购量下降,所以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是下降的。但是,员工放假,养殖场的毛猪并没有放假,还在继续生长,所以,毛猪供应能力愈发充足起来,肉价继续波动下行。本周出现的最低价,是去年6月中旬时的价格,也是自2015年6月下旬以来的最低价。本周出现的最低价比5月中旬(5月15日)出现的最高价13.28元/斤下降28.84%,降幅十分明显。我们在上周的《每周动态》中谈到:后期肉价的走势“会呈现出台阶式的下降”。5月后半月到6月,肉价已经下了一个台阶;本次,肉价从9月后半月到10月,肉价还会再下一个台阶。

  当然,肉价下降的另一个动力是饲料下降,特别是玉米,同比降幅更是明显,这也为肉价同比下降创下了很大的空间。

  去年6月份,是肉价的上升期,今年5月中旬以后,肉价进入下降期,目前的价格走势处于下降期的中段。也就是说,去年3月份以后,肉价开始爬山,今年5月中旬登顶成功,目前是凯旋下山。当然,下山的道路并不平坦,还会有些起伏,但是,大方向是下山,在到达谷底之前,这个趋势是难以改变的。阶段性谷底有可能出现在2017年3-6月份之间,以后会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

  在大势面前,人们可以做出适当的抗争,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大势,而是尽可能地趋利避害。所以,对于养猪场而言,顺时出栏仍然是首选。

  目前,尽管还有人士释放出比较高的预期,其实,肉价适度回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大势是难以改变的。肉价进入下降区间是市场规律的正常表现,短时间的回升,并不能改变肉价走势的大趋势。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平稳运行。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24元/斤,比9月30日的3.30元/斤下降1.82%;比2016年9月7日的4.24元/斤下降23.58%;比2015年10月7日的3.70元/斤下降12.43%。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大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8.92%,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本周的价格稳定,始终停留在3.24元/斤的价位,没有出现波动。没有出现波动并不等于不会波动。本周价格稳定的基础是在国庆节放假期间市场销量下降、市场到货量同步下降,供求关系保持阶段性平衡。但是,由于市场销量下降,养鸡场滞销的鸡蛋逐渐增多,为节后价格波动埋下了伏笔。因此,本周鸡蛋价格稳定只是暂时的,节后,价格走势仍然会表现出下行的趋势。

  本周鸡蛋价格仍然处于近5年同期的低点,比近5年同期的第2低点即去年同期的价格还低12.43%,说明今年价格之低。

  造成今年鸡蛋价格如此之低的原因主要有2个:

  1是今年鸡蛋的产能略大于需求,供应过剩导致价格同比降幅明显;

  1个是今年鸡饲料的价格特别是玉米的价格同比降幅更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国庆节过后,价格还会有所下降。目前的价格已经接近养鸡场的盈亏平衡点,鸡蛋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不会很大。如果降幅过大,就会迫使养鸡场思考压缩产能的问题了。因此,今年年底之前,鸡蛋价格会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之内,蔬菜价格波动得比较厉害,周末受到大范围降雨、降温的影响,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03元/公斤,与9月30日的2.02元/公斤上涨0.50%;比去年同期的1.83元/公斤上涨10.92%。周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周末,年同比上涨5.21%,本周同比涨幅明显。

  本周内的最高价2.03元/公斤(10月7日),比上周的2.02元/公斤上涨0.50%;本周内的最低价1.90元/公斤(10月5日),比上周的1.89元/公斤上涨0.53%。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中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走势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凹型曲线。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6.88%,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6.84%,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略有收窄。

  本周的价格是在高于去年同期的价位上运行,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到11月下旬,因为在去年的这段时间,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年中最低的价位,今年同比会出现恢复性上涨。尽管今年的这段时间价格会高于去年同期,但是今年的价格则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价格。因为去年同期价格过低,还有一些蔬菜出现卖难,去年同期的价格属于不正常的价格。在上周《每周动态》中我们曾经谈到:“秋季蔬菜的上市量在逐渐增加,蔬菜供应相对充足且稳定,价格整体上会表现出稳中有落的态势。在菜价稳中有落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去年同期那样的低价位”。

  本周价格波动比较剧烈,这是由2方面的原因凑成:

  1是近期气温降幅较大,降雨又比较频繁,既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又影响到蔬菜的采摘、砍收,造成市场上蔬菜供应的不稳定;

  1个是产地衔接不顺利,因为部分秋季蔬菜在定植以后,北方产区多次出现强降雨和连续降雨,秧苗受损比较严重,一部分蔬菜重新补种,推迟了上市期。在产地转换需要衔接的时候,后续产地的蔬菜上市量还很小,与前期蔬菜的衔接断断续续,造成价格波动。

  本周末价格上涨是暂时现象,秋季蔬菜供应的整体状况是比较充足的,菜价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生姜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2-3.5元/斤,上周末(9月30日)的价格是1.2-1.8元/斤,周环比上涨83.3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1.9元/斤,年同比上涨89.66%。

  本周前期,生姜价格出现了跳跃式的上涨,周后期趋于稳定。

  2016年,生姜获得大丰收,进入2016年以后,生姜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在年初一度还出现卖难现象。由于卖难,许多生姜并没有上市,而是作为姜种,重新被种植到了地里。所以,许多人预测,今年秋季,生姜的产量会超过去年,价格还会继续在低位运行很长时间。

  出人意料的是生姜价格在本周之初突然暴涨,在产地价格翻番,在市场上也出现80%的涨幅,新发地市场一些常年经销生姜的商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据说:今年生姜在生长期内先后受到强降雨与高温的袭扰,部分地块出现减产,而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今年生姜将大丰收,而且不是一般的大丰收。据说,是一些游资进入生姜领域,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反映,游资进入的是今年新姜收储领域,开始包库、包地,并没有对老姜进行收储。

  那么,老姜价格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今年新姜将获得大丰收,姜农为了储存新姜,提前将地窖里的老姜出尽,导致老姜存量不足,与新黄姜的衔接出现断口,近期价格暴涨。

  每年新姜在寒露前后开刨,经过3个月左右,才能成为新黄姜或者称为老姜,现在距离新黄姜(新老姜)上市还有4个月左右,供应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出现断口的。

  2、紫甘蓝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紫甘蓝的批发价是0.8-1元/斤,上周末(9月30日)的价格是0.5-0.8元/斤,周环比上涨38.46%;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6-0.7元/斤,年同比上涨38.46%。

  1个多月之前,新发地市场紫甘蓝的价格维持在0.4元/斤左右,从那时开始,紫甘蓝的价格出现了连续性的上涨,本周价格涨幅愈发明显了。

  价格上涨的原因仍然是夏秋季蔬菜在衔接上出现问题。目前上市的紫甘蓝仍然是河北张家口地区夏季生产的紫甘蓝,少部分是从地里新砍下来的,绝大部分是当地储存的。后续上市的应该是产自河北中部、南部如保定、邯郸的紫甘蓝。但是,当地在种植秋季紫甘蓝的时候出现了强降雨,一些已经定植或者刚刚出苗的紫甘蓝被雨水浸泡,死苗现象严重。补种的紫甘蓝现在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后续上市的紫甘蓝与前期上市、即将退市的紫甘蓝接不上茬,导致近期价格连续上涨。

  河北中南部紫甘蓝的上市期还有20天左右,近期价格仍然会维持在高位。

  3、圆茄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圆茄的批发价是0.6-1.2元/斤,上周末(9月30日)的价格是0.4-0.7元/斤,周环比上涨63.64%;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5-0.8元/斤,年同比上涨38.46%。

  本周圆茄的价格涨势比较明显。价格上涨是2方面原因:

  1是近期气温降幅明显、光照又严重不足,导致圆茄的生长速度放缓,每日可供采摘的圆茄数量下降,供应略有不足;

  2是本周末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影响了采摘。

  目前上市的圆茄,主产地是河北的保定和石家庄,也有约15%来自北京,10%来自河南。

  北京圆茄的主产地是大兴和顺义,是大棚生产的;河北圆茄的主产地是肃宁、饶阳,既有大棚生产的也有露地生产的,近期降温以后,露地生产的圆茄即将全面退市,后期圆茄的供应量会有所下降。

  雨过天晴以后,圆茄的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的下降,下降以后的价格很难回落到1周之前的价格。

  4、散菜花(散花、青梗菜花、有机菜花)

  10月7日,新发地市场散菜花的批发价是1.1-1.8元/斤,上周末(9月30日)的价格是2-3.5元/斤,周环比下降47.27%。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8-1.1元/斤,年同比上涨52.63%。

  上周,产自河北张家口的散菜花已经退市,产自河北中部的散菜花刚刚上市,在产地转换衔接上有些断口,价格涨势比较明显。本周,产自北京、河北廊坊的散菜花已经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供应充足了许多,价格也回落了许多。

  在夏秋季蔬菜供应进入转换期时,如果衔接不顺畅,价格价格就会出现上涨,一旦转换完成以后,上涨的价格就会逐渐回归常态。散菜花、实心菜花(实花、菜花、花椰菜)、绿菜花(西兰花)的价格在本周均出现比较明显的降幅。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