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新发地每周市场动态(2016.8.13-2016.8.19)

发布日期:2016-08-24    来源:新发地网站
【字体: 打印

  

  一、本周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本周白条猪价格在低于立秋期间的价位下运行,屠宰厂与养猪场在进行价格的适应性调整。

  2016年8月19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批发平均价是11元/斤,比2016年8月12日的10.75元/斤上涨2.33%;比2016年7月19日的10.88元/斤上涨1.10%;比2015年8月19日的11.33元/斤下降2.97%。周环比小幅上涨;月环比微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价格下降5.12%,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本周(2016年8月13日至8月19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进入盘整阶段。

  本周白条猪的最高价是11.00元/斤(8月19日),比上周的11.48元/斤下降0.48元/斤,降幅4.18%;最低价10.70元/斤(8月13日),比上周的10.75元/斤下降0.05元/斤,降幅0.47%。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0.30元/斤,高出2.80%。肉价波动的幅度比上周的6.79%大幅收窄。收窄的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下降,其中最高价的降幅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为1656.14头,比上周(8月6-12日)的1629增加1.67%;比前2周(7月30日-8月5日)的1527.86头增加8.40%;比前3周(7月23-29日)的1598.14头增加3.63%;比前4周(7月16-22日)的1553.57头增加6.60%。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760.29头,今年同比增加-5.92%,上周同比下降的幅度是10.15%,本周同比降幅略继续收窄。

  本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环比是增加的,价格环比是上涨的,属于量价双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2个:1个是需求有所恢复,促进上市量增加;1个是养殖场对后期猪价逐渐产生比较高的预期,拉动毛猪的价格有所上涨。因此,市场上白条猪的供应量在稳步增加,而价格也在波动上行。

  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是下降的,价格同比也是下降的,属于量价双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2个:1个是去年4月份肉价上涨以后,养殖场惜售心理比较浓烈,拉动肉价连续、快速上涨。肉价中掺杂着比较大的水分,属于虚高的价格。在今年肉价进入下行通道时,肉价中的水分被挤出一部分,造成今年本周的日均上市量低于去年同期,价格也低于去年同期;1个是白条猪单重仍然大于去年同期,尽管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头数同比下降,猪肉的上市量同比却是增加的。去年同期,白条猪单重在75kg左右,今年近期白条猪单重比前期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停留在85kg左右,单重同比平均增加13.33%。所以,尽管本周日均上市量头数同比下降约6%,猪肉总量却是增加7%左右,猪肉的上市量比去年同期是增加的。

  对于下半年肉价的走势,我们仍然坚持前期的结论,即毛猪供应与需求之间缺口最大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毛猪供应的整体状况是由偏紧转化为宽松。8月初肉价上涨的势头已经过去,随后的一段时间,肉价会在低于8月初的价格水平下运行。

  二、本周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鸡蛋价格继续上涨。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鸡蛋的批发价是3.69元/斤,比8月12日的3.42元/斤上涨7.89%;比2016年7月19日的3.13元/斤上涨17.89%;比2015年8月19日的4.56元/斤下降19.08%。周环比大幅上涨;月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15.14%,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放大。

  本周的最高价为3.69元/斤(8月17-19日),比上周的3.42元/斤上涨7.89%;最低价3.42元/斤(8月13、14日),比上周的3.13元/斤上涨9.27%。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鸡蛋的价格出现了1个连续上涨的过程。

  本周鸡蛋价格继续上涨,原因有3:

  1、临近中秋节,糕点厂为制作月饼,用蛋量增加,需求拉动价格上涨;

  2、气温下降,生产出来的鸡蛋可以适当存放一段时间,养鸡场销售压力缓解。而养鸡场适当存放的一些鸡蛋可以应对学校开学;

  3、近期养鸡场淘汰蛋鸡的数量增大,而淘汰的产蛋鸡屠宰以后作为白条鸡上市,中秋节前白条鸡的售价比平时略高,吸引养鸡场加快老鸡的淘汰速度。

  如果中秋节前老鸡淘汰的比例增大以后,鸡蛋供应略大于需求的局面会有所改观,鸡蛋价格有可能就此走出低谷。

  三、本周蔬菜价格走势

  

  ㈠基本概况

  本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出现了1个连续、稳步上涨的走势。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89元/公斤,比8月12日的1.71元/公斤上涨10.53%;比去年同期的2.39元/公斤下降20.92%。周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末,年同比下降28.45%,本周同比降幅略有收窄。

  本周内的最高价1.89元/公斤(8月19日),比上周的1.78元/公斤上涨6.18%;本周内的最低价1.72元/公斤(8月13日),比上周的1.71元/公斤上涨0.58%。本周的最低价出现在周前期,最高价出现在周后期,表明本周的菜价走势处于连续、稳步的上涨之中。

  上周,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4.09%,本周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9.88%,价格波动的幅度比上周明显放大。放大的主要原因是本周的最高价、最低价均出现上涨,其中最高价上涨的幅度更大一些,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距大幅拉大。

  对照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图》可以看出,8月19日的加权平均价是1.89元/公斤,8月1日的加权平均价也是1.89元/公斤,8月19日的价格与8月1日的价格持平。这中间价格经历了1次下降反弹的过程,走出了1条凹形曲线。本周价格回升,主要原因有3个:

  1个是近期雨水较多,每当降水以后,对蔬菜的收购活动都会带来一些影响,造成菜价短时间的波动;

  2个是今年入夏以来,北方产区雨水比较勤,一部分蔬菜受降雨影响出现烂叶、烂根、烂果现象,产量下降;

  3个是夏秋季蔬菜供应进入到换茬期,北京市场上上市的蔬菜的供应地正在悄悄地进行转换。

  蔬菜的加权平均价环比上涨,并不意味着所有蔬菜的价格都在上涨。实际上近期的菜价是一部分价格上涨,一部分下降;一部分稳定,一部分涨幅明显。这种现象在后期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㈡、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黄瓜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1.5-3.5元/斤,上周末(8月12日)的价格是0.5-2.3元/斤,周环比上涨78.57%;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3-2.3元/斤,年同比上涨38.89%。

  本周黄瓜的价格上涨非常明显,1周的时间上涨近80%,几乎翻番。上涨的原因主要有2个:1个是露地黄瓜产量大幅下降,价格上涨了200%,推动大棚黄瓜价格大幅上涨;1个是大棚黄瓜近期处于夏季黄瓜面临退市,秋季黄瓜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供应有些青黄不接。

  露地黄瓜产量下降是天气影响所致。夏季销售的黄瓜主要分为2种:1种是露地黄瓜;1种是大棚黄瓜。露地黄瓜主产地是河北衡水的青县,由于前期降雨比较多,当地黄瓜出现黄叶、烂根现象,导致黄瓜产量下降。而且近期阴雨天气比较多,光照不足也导致减产。由于露地黄瓜减产明显,大棚黄瓜独木难支,价格被推高。

  近期大棚黄瓜的主要供应地的河北廊坊和山东聊城,以固安县和莘县为主。固安县的黄瓜主要还是夏季黄瓜;山东是秋季黄瓜。而山东秋季黄瓜只有莘县的黄瓜刚刚上市,其他产地如潍坊、济南的黄瓜还没有上市,夏秋季黄瓜供应衔接方面出现断茬现象,使得近期黄瓜供应表现为青黄不接。

  光照不足的问题近期有可能解决,降雨天气在逐渐减少,露地黄瓜的供应量会有所恢复;山东秋季黄瓜还需要2-3周的时间就可以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所以,近期黄瓜价格上涨属于阶段性上涨。

  总体上看,由于今年夏季黄瓜的种植面积较大,尽管本周价格上涨80%,比去年同期上涨的幅度仍然仅仅维持在4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本周价格大幅上涨,黄瓜的价格还是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而本周价格上涨,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后期还是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的。

  2、西兰花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西兰花的批发价是1.2-2元/斤,上周末(8月12日)的价格是0.7-1.2元/斤,周环比上涨68.42%;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5-2.8元/斤,年同比下降25.58%。

  夏季西兰花的供应主要依靠河北张家口的张北县、沽源县,还有一部分来自内蒙的赤峰,但是主要供应地是张家口。去年夏季,西兰花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今年扩种的面积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今年 夏季,西兰花的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本周价格大幅上涨,上涨以后的价格仍然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本周张家口地区西兰花价格上涨,主要是频繁降雨所致。每当降雨以后,菜农下地砍收就比较困难,导致市场上市量减少,价格上涨。而频繁降雨以后,又影响了西兰花的生长,烂菜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促使本周西兰花的价格大幅上涨。

  总体上看,今年夏季西兰花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本周价格上涨以后,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属于阶段性上涨。

  3、尖椒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0.6-1元/斤,上周末(8月12日)的价格是0.4-0.8元/斤,周环比上涨33.33%;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1.2元/斤,年同比下降27.27%。

  今年夏季,尖椒的价格大幅度地低于去年同期,特别是1周之前,整个椒类的价格都处于近几年同期的低位。1周之前,新发地市场销售的尖椒,供应地是比较广泛的,既有来自黑龙江的,也有来自吉林的;还有来自辽宁的,黑龙江的绥化、吉林的德惠、辽宁的绥中,都有大量尖椒进京。东三省的尖椒与内蒙的赤峰、山西的大同、河北的张家口生产的尖椒共同应市,导致尖椒供应的阶段性过剩,价格跌到低点。

  本周价格上涨,主要是东三省的尖椒从北京市场上退市。东三省的尖椒如潮水一般上市,又如潮水一般退市,导致本周尖椒的价格实现恢复性上涨。

  4、广茄

  8月19日,新发地市场广茄的批发价是0.8-1.8元/斤,上周末(8月12日)的价格是0.6-1元/斤,周环比上涨62.50%。去年同期的价格是0,8-1.2元/斤,年同比上涨30%。

  本周广茄的价格涨幅非常明显,1周的时间涨幅超过60%,属于跳跃式上涨。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的影响所致。

  北京地区7月20日前后的强降雨,使得广茄大面积受淹,烂根、烂叶的现象比较普遍。后来,一部分广茄烂掉了,被清除;一部分“缓过来了”,产量逐渐恢复,价格出现回落。但是,近期北京地区出现比较频繁的阴雨天气,光照强度下降,影响了许多茄果类蔬菜的生长,广茄也未能幸免于难。新发地市场的1位商户说:他们家种植了8亩广茄,去年同期,每天可以采摘1000-2000斤,今年本周,1天只能采摘300-400斤,茄秧上烂叶、烂果的现象普遍,产量下降明显。

  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夏季,北方产区降水量普遍超过常年同期,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度地超过常年同期。雨水充沛,对某些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对某些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近期一些品种蔬菜的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受到降雨频繁的影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