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学习  >  正文

擦亮“头雁”培育品牌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发布日期:2024-01-24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字体: 打印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重要的方面。人才振兴,要育好两类人才,一类是“顶天”的科技前沿创新型人才,聚焦的重点是科技的自立自强;另一类是“立地”的应用产业创新型人才,聚焦的重点是产业的自立、自强。“头雁”则是产业人才当中的杰出代表。 
  深刻认识“头雁”培育项目的重大意义 
  《“头雁”项目研究报告(2022年度)》显示,当前“头雁”年龄有70%在30岁到50岁之间,比农村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年轻得多。其中,80%以上是高中毕业(最新的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从业人员中高中毕业的比例只有8%)。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强国建设,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而“头雁”就是农业产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因此,培育“头雁”,对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准确把握“头雁”培育项目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高等院校一般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等5大职能。“头雁”培育项目横跨两大职能——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既是培养人,又是助力乡村振兴。“头雁”培育,“培”重点在人才培养,通过授课,提升能力与本领;“育”重点在持续支持,助力学员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也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头雁”培育项目,不把“头雁”看成是盈利性项目,也不看成是培训项目,而是看成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项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聚集学校各种资源合力,多措并举,全力育好更多“头雁”。 
  创新做法,助力“头雁”学员投身三农 
  一是厚植支农爱农的情怀。组织开学典礼、成立临时党支部、观看升旗仪式,让同学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跟本科生、研究生充分交流,真正成为本校校友,这是熏陶其支农爱农情怀的过程。二是提升强农兴农的能力。针对学员们的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从掌握规律、提升能力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每期至少聘请1位农业农村部副部级领导和4位司局级领导,还聘请院士、国务院参事、中央一号文件起草专家等,为学员们讲政策、讲前沿、讲趋势、讲产业发展规律;同时,设置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法律管理等课程,提升学员们产业发展能力与实战能力。三是助推学农为农的行动。建立跨省域交流机制,搭建“头雁”合作平台。目前,跨省域学生间成立公司或其他合作组织超过10个,探索组建跨省“头雁”联盟2个。整合学校服务资源,续航“头雁”持续发展。已建立或达成意向建立各类基地(站、小院)32个。校友会专门建立各地“中农头雁”校友分会。协调各类社会资源,打造“头雁”服务支持系统,组织学员参加“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等重要展会。 
  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人才 
  一是提升品牌效应。“头雁”项目在培育乡村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持续擦亮“头雁”培育品牌,让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支持“头雁”培育项目,共同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二是提升资产效应。“头雁”人才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资产,要充分用好、发挥好“头雁”的作用,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头雁”做大做强,让其真正成为带动一方、致富一片的“领头雁”。三是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头雁”本身指的就是雁群中领头飞的大雁,飞在群雁前面发挥着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头雁”群体中的佼佼者,尤其要进一步锻造过硬本领,厚植爱农助农情怀,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带领农民群众一起干事创业,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相关附件: